爆炸声事后,隔壁铁佛乡南陵村的住户前去稽查,只见谅上一座土丘的南侧丁香五月,赫然出现了一个深奥的大洞。
光显,这是盗墓贼的“宏构”。
音问很快传到了当地文物部门。
第二年龄首,经省文物局批准,陕西文物考古商议所组织东说念主手,启动围绕着这座已被爆顽固毁的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。
考古东说念主员干涉墓室后,却发现墓中一派狼籍,大地以致洒落着一些东说念主骨碎屑。现场唠叨进度,如拆迁工地一般。
这座墓的主东说念主究竟是谁?
跟着几块残败的玉片出土,谜底徐徐浮出水面。
只见一块玉片上残留着“圣恭宀”的字样,其中的“宀”字昭彰笔画不全。
比对史料可知,这些字样与谥号“惠圣恭定孝皇帝”的唐朝皇帝高度重合。也就是说,墓主东说念主随机率就是历史上著明的“跑路皇帝”——唐僖宗李儇。
1
咸通十四年(873)七月,唐懿宗病重,不出三天便一命呜呼。和宣宗一样,懿宗犯了吞并个诞妄——生前莫得细目交班东说念主,这就给了阉东说念主集团一些可操作的空间。
未几时,阉东说念主刘行深和韩文约向朝野告示了皇帝的“遗诏”——“第五男普王俨更名儇……宜立为皇太子,权勾当军国政治”。
就这么,懿宗第五子,年仅12岁的李儇取代兄长,成了帝国的交班东说念主。
刘行深和韩文约没意象的是,两东说念主磨砖成镜,改立李儇为帝,很快就被讲明是在为他东说念主作念嫁衣。
由于阉东说念主田令孜从小看着僖宗李儇长大,僖宗对其有种自然的亲近感,以致称其为“阿父”,即位后“政治一委(田)令孜”,我方则专心玩乐。唐王朝大权旁落,而“幕后皇帝”田令孜则成了这场政变贪心中的摘桃东说念主。
让一个十明年尚且懵懂的孩子在野,随机很合适幕后操手的情意,但对通盘唐王朝而言,就成了一个不幸。
乾符二年(875)七月,华夏地区发生了严重蝗灾,所过之处,颗粒无收,连皇帝眼下的关中一带也弗成避免。但时任京兆尹的杨知至是个马屁精,为了讨唐僖宗的欢心,果真上报:“蝗入京畿,不食稼,齐抱崎岖而死。”——这群害虫果真被皇帝的恩德感化,不伤庄稼,一起绝食寻短见。
蝗虫啃食食粮作物。图源:摄图网
一场蝗灾在都门市长嘴里,好意思化成了天降吉祥。
更诡异的是,久居深宫的僖宗果真信认为真。朝官们也投契钻营,纷纷向皇帝道贺。
部属多是攀附衔尾之东说念主,僖宗亦然脍炙人丁,一欢叫就撒币。未几时,宫中府库的财物就因为打赏而被这个小皇帝奢靡品一空。
僖宗并莫得罢手奢靡品,反而听了田令孜的提议,变着门径开源搞创收。他强行向长安城中的巨贾们分担征收,一朝有东说念主拒缴招架,等来的将是“付京兆杖杀之”。
免费色情电影一番绑架强征,果真财路滔滔。
随机,僖宗在治国理政方面,连合格线都没达到,但在竞技体育方面,却算得上是一流。
马球,一直是唐朝皇室所钟爱的一项竞技文娱行动。相传,唐太宗“闻西蕃东说念主好为打球,比亦令习”,从而拉开了皇室打马球的序幕。唐中宗时期,前来求亲的吐蕃使团与唐朝马球队进行了友谊赛,怎料唐朝球队屡屡落败。丢了雅瞻念的中宗派侄子李隆基救场。李隆基“东西驱突,风来电激,所向无前”,在场上大秀球技,终于为唐朝扳回了一局。
唐代章怀太子李贤墓壁画《马球图》局部。图源:集聚
纵不雅唐朝皇室,能在球技上比好意思李隆基的,只怕唯有僖宗李儇了。史载,僖宗比赛时“每抓鞠仗乘势奔跃,运鞠于空中,连击数百而马驰不啻,迅若雷电”。场上动作娴熟、迅捷,“二军老手咸服其能”,号称唐朝马球界第一东说念主。
关于我方的球技,僖宗一向信心满满。他曾提神思的优伶石野猪眼前知足:“朕若应击球进士举,须为状元。”
不意,对方成功给他泼了一盆冷水:“若遇尧、舜作礼部侍郎,恐陛下难免驳放。”
不务正业的僖宗听了之后,并未不满,而是一笑了之。
广明元年(880)三月,西川、东川和山南三地的节度使职位出现空白,僖宗一时没推敲好东说念主事安排,于是成功以马球比赛胜负定岗。赛后,夺冠的陈敬瑄挑到了遍及的西川(今成都)。而亚军、季军则分辨前去东川(今重庆)和山南(今陕西汉中)赴任。这就是历史上恶名昭著的“击球赌三川”。
但是,当僖宗游戏治国、快意东说念主生之时,总揽危急相继而至。
2
唐懿宗时期,翰林学士刘允章的《直谏书》说念出了晚唐逆境:
“常年聚兵,一破也。蛮夷炽兴,二破也。权豪奢僭,三破也。大将不朝,四破也。广造梵宇,五破也。赂贿公行,六破也。长吏悍戾,七破也。赋役不等,八破也。食禄东说念主多,输税东说念主少,九破也。”
僖宗继位后,“国有九破”的情况并未好转。一个名叫黄巢的落榜生,敲响了唐王朝的丧钟。
黄巢画像。图源:集聚
在一次又一次的科举检修中,黄巢都曾试图用学问转变运说念,但老是名落孙山。出息泄劲的他,在长安街头发出了一声高唱:“待到秋来九月八,我花开后百花杀。”
乾符二年(875)六月,黄巢反应河南王仙芝举义,揭竿而起,拉开了唐末农民大举义的序幕。
尽管农民举义呈燎原之势,但所在节度使们大多隔岸不雅火,中央朝官们亦然报喜不报忧。于是出现了一个看似不屈淡,却又很合理的格局——长安的僖宗依旧骄奢淫逸,关东各地的举义风靡云涌。潼关表里,两种状态,守护了好几年。
广明元年(880)十一月,局面骤变。迤逦闽、粤的黄巢雄兵重返华夏,一举拿下东都洛阳。举义军兵临潼关,恰似海北天南的刺猬,转倏得便钻进了李唐王朝的裤裆。
僖宗进军调派两千神策军救济守关,但这支由相干户和膏粱年少构成的军队一刹被击溃。关中派系通达,谁都明晰——长安城是守不住了。
十二月初五,朝会后,僖宗在阉东说念主田令孜和五百神策军的护卫下,带着几个宗室和妃嫔悄悄溜出了长安——学习唐玄宗李隆基,到四川熟习去了。
逃一火成都的路上,僖宗不忘敕令各路戎马规复都门长安。此刻,原来隔岸不雅火的藩镇也不肯见黄巢坐大,展示出前所未有的“精诚互助”,将黄巢逐出了关中。
在此流程中,远在西川的僖宗授权藩镇自行统筹军权和财权,而这为唐朝中央埋下了深深的隐患。
黄巢毕命后,光启元年(885),僖宗一瞥回到了死别数年的长安城。百废待兴,诺大的都城,哪哪都需要花钱,但财权下放,此时已成木已成舟之势。藩镇纷纷扣留当地财赋,标记性地给皇帝上供一小部分,而大头归我方,唐朝中央的财政景况进一步恶化。
安邑(今山西运城安邑镇)妥协县(今山西运城解州镇)的盐业利税一直是唐朝中央财政的紧要起原之一。僖宗出逃四川后,这两地落入了河中节度使王重荣之手。
正直僖宗在为资金发愁时,田令孜给他出了个见解——将王重荣调往外地任节度使,并将这两座“金山”收归中央所有这个词。
这不动还好,一动就赖事了。被断了财路的王重荣恼羞变怒,拒不奉诏,公开声称田令孜是挑拨驾驭的奸宦常人,并接续另一位节度使李克用一同起兵,启动“清君侧”。
田令孜不敌,强行带上僖宗傍身当护身符,再次出逃至凤翔,策划前去四川。就这么,回长安不到一年,僖宗再次踏上了流一火之路。
第一次出逃,僖宗拱手丢掉了长安城,而这一次,差点丢掉了皇位。
光启二年(886)四月,节度使朱玫趁僖宗流一火,扶立了襄王李煴为帝,唐朝一时刻出现了两个皇帝。但以李克用为首的实力派不承认所谓的新皇帝,纷纷放话要迎回僖宗。最终,朱玫一蹶不兴,挟新皇帝以令诸侯的策划泡了汤,还被反叛的部下杀死。
文德元年(888)二月,解脱了田令孜完了的僖宗,再次回到长安。此时的他即位已达15年,但泰半的时刻都消耗在了逃一火逃一火的路上。
3
回到长安后,僖宗的躯壳因小见大,不到一个月就病死于长安城武德殿,年仅27岁,谥号“惠圣恭定孝皇帝”。
唐僖宗李儇画像。图源:集聚
由于僖宗在位时代泰半时刻都在避祸避祸,根柢顾不上给我方修陵,身后事只可交给继位者——他的胞弟李晔。
文德元年(888),唐昭宗李晔命韦昭度摄冢宰,担任陵墓工程的总负责东说念主,于京兆奉天县东北之鸡子堆(今陕西乾县铁佛乡南陵村以东)为僖宗主抓修陵。
僖宗临终前曾留住遗诏,对我方的身后事作念了一些安排:
“约锦绣金银之饰,禁奢华雕丽之工,齐例作空文,而并违先旨。今者流离如果,痛毒堪悲,仗匹夫即匹夫一空,捐国用则国用无取,不可踵从前之计度,困此日之生灵,俾朕厚颜下见先帝。应缘山陵事务,宜令中外计划,比从来每事极度各减六七。桐棺瓦器,朕所慕之,况在今晨,勿欺大夜。”
僖宗但愿我方身后不要厚葬,陵墓建造能省则省。与昔时的奢靡品无度比拟,这个走到人命至极的皇帝,似乎弥散变成了另外一个东说念主。
也许长达八年的流一火生存让他得以走出深宫,并看清了现实——全国泰半疆城一经为大小藩镇节度使所占据,这些“土皇帝”们不肯再向中央进贡。接近清寒的唐朝财政,一经无力再为皇帝的地下豪宅提供确立资金了。
不外,东说念主之将死,其言也善。僖宗身后,唐昭宗按照兄长的遗志,以节约为本的理念为他策划身后事。
唐代凿山为陵的作念法以唐太宗昭陵为始,陵墓气势恢宏的同期,意味着消耗巨大,这种制式光显不是唐昭宗一朝所能职责得起的。国运即陵运,僖宗陵墓只得毁灭本朝最为流行的山陵,而改用本钱更低、施工简便的积土陵。
府上夸耀,僖宗陵墓规格“严重缩水”,尤其是封土,底部长、宽仅为40多米,与同为积土陵的高祖献陵(封土底径长150米,宽120米)收支甚远。
光显,唐昭宗发达贯彻落实了僖宗“每事极度各减六七”的遗志。建形本钱一再压缩,让僖宗陵墓成了唐朝关中四座积土陵(另外三座为高祖献陵、敬宗庄陵、武宗端陵)中,体量最小的一座。与西侧4公里开外、规模庞杂的高宗乾陵一双比,宛如一座小小的陪葬墓兀立在旁。
唐高宗乾陵应许。图源:摄图网
僖宗的陵墓延续了唐代帝陵在陵寝四门布置石刻的作念法,但石刻的制作水平一经大不如前,不但作念工鄙俚,并且体量昭彰变小,造型偏瘦。
大地建筑的“朴素”之风,相似延续到了地下。由于历史上僖宗陵墓被屡次盗掘,陪葬情况一经无从得知,但于渺小之处,仍能窥见僖宗陵墓的寒酸与毛糙。
在考古东说念主员搜检墓室时,无意发现铺设棺床的石板并非新制特办,而是两个名叫“杨再念念”和“豆卢钦望”死者的墓碑。此二东说念主是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的大臣,身后被恩准陪葬高宗乾陵,万万没意象,到了唐末却成了僖宗的“陪葬”。
堂堂皇帝帝陵,果真用别东说念主的二手墓碑作念棺床石材,可见唐王朝应许不再的凹凸窘迫。
就这么,一座“超低竖立”的唐帝陵,出当今乾县东北的台地上。文德元年(888)十二月,这座被定名为“靖陵”的帝陵庄重完工,唐僖宗李儇的棺椁马上葬入,唐朝第19位皇帝的东说念主生透彻画上了句号。
4
靖,《广雅》中将其解释为“安也”。僖宗陵墓以“靖”为名,身后却不得镇定。
僖宗葬入靖陵后,只是过了20年,一场声威浩大的盗墓潮便席卷关中地区。
温韬,唐末著明的政治投契分子。他一启动投奔的是凤翔节度使李茂贞,后叛逆归顺军阀朱温,五代时期又在朱梁和李唐政权之间反复跳槽。在这个墙头草的东说念主生信条里,莫得不朽的站队,唯有不朽的利益。这种极致的自私目的,让温韬行事不择技巧,最终在中国盗墓史上留住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《资治通鉴》载,后梁开平二年(908),“华原贼帅温韬聚众嵯峨山,暴掠雍州诸县,唐帝诸陵发之殆遍”。
温韬为了敛财,将关中十八唐陵当成我方的小金库。除唐高宗乾陵“风雨不可发”避免于难外,即便凿山为墓,坚固如唐太宗昭陵,也难逃被掘的晦气。而动作关中仅有的四座积土唐陵之一,靖陵规制最小,也意味着发掘难度最小,由此,长逝地下的唐僖宗遭受了史上第一次“淆乱”。
到处刨东说念主茔苑的温韬,最终也没能落个好下场。天成三年(928),以李唐王朝继任者身份自居的后唐明宗李嗣源,以温韬“劫盗本朝陵寝”为名,将其赐死。十年后,温韬三个犬子也因眷属名声太臭,被东说念主尽齐正法。
温韬固然身故,但他公然掘墓敛财的步履,给后世君主留住了表情暗影。后周太祖郭威曾途经关中地区,亲眼目睹了唐陵惨状,传颂说念:“此无他,惟多藏金玉故也。”临终时反复嘱咐养子柴荣,丧葬务必一切检朴,现实上就是顾忌我方身后被东说念主惦记,重蹈关中唐陵被掘的运说念。
五代浊世后,关中地区包括靖陵在内的一些帝陵,近况耳不忍闻。开宝三年(970)九月,宋太祖赵匡胤下诏对“尝被盗发者”的前朝帝陵重现安葬,“令有司备法服、燕服各一袭,具棺椁重葬,所在长吏致祭”,并严禁老匹夫在唐代诸陵上伐木樵采。
到了清代,毕沅出任陕西巡抚时代,至极隆重保护关中地区的历史事业。乾隆四十四年(1779),毕沅成心为残败的唐僖宗靖陵立了墓碑。受此恩惠,僖宗靖陵总算得以保留了一点帝陵的体面。
唐僖宗靖陵。图源:《中国古代陵寝文化》
时刻到了20世纪,运说念多舛的靖陵,再次被盗墓贼盯上。
据统计,仅在90年代,靖陵先后姜被盗掘7次,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94年底。那通宵的东说念主为爆破后,靖陵封土被炸出一个进深达16米的大洞,地宫成功知道于外,陪葬品险些被攫取一空,墓中空论连篇。
经此劫难,靖陵的帝陵身份名存实一火。唐僖宗留在东说念主间的,除了他片刻而放肆的生平纪录,剩下的不外是一座小土丘。
千年靖陵,如同两度逃一火逃一火的墓主一样,千年难靖。
参考文件:
[宋]司马光:《资治通鉴》,中华书局,2011
[后晋]刘昫:《旧唐书》,中华书局,1975
[宋]欧阳修、宋祁:《新唐书》,中华书局,1975
杨宽:《中国古代陵寝轨制史商议》,上海东说念主民出书社,2003
刘晨曦:《唐代君主陵墓》,三秦出书社,2003
徐卫民:《陕西君主陵墓志》,三秦出书社,2017
孙波澜、王德恒:《大唐君主与皇陵文化》,京华出书社,2007
倪方六:《中国盗墓史:古代东说念主物卷》,中国海外播送出书社,2019
杨武站、张博:《永受嘉福:陕西古代君主陵墓》,陕西东说念主民出书社,2016
陈安利:《唐十八陵》,中国后生出书社,2001
王双怀:《中国唐代帝陵》,陕西东说念主民出书社丁香五月,2020